立秋已過,廣州的天氣卻不負它的地理位置,依然散發著似火的熱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項目上也同樣火熱——經過前幾個月緊鑼密鼓的鋪墊準備工作,項目于8月7日完成心導管室、呼吸一病區試點上線,當前正在試運營階段。
打響試點上線“攻堅”戰
今年以來,公司各地SPD項目穩步推進,其中,分別位于華東、華南地區的兩大項目——溫附一、中山一項目接連啟動實施,承載壓力的同時,國醫也在書寫著高質量發展卓越篇章。
中山一院位居復旦版排行榜第9位、“國考”榜單第4位,是華南地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重要基地,其醫院規模和耗材體量可想而知。
自2月初進場調研,項目組就已經見識到了它的“威力”,兩個院區20億的年采購額,仿佛昭示著一場“硬仗”。
3月初至5月中旬完成前期的系統部署、服務器安全性能驗證、院外庫改造、資質認證及硬件配備工作后,項目組迎來繁忙的加班日常。與醫院規模相當的,還有其管理系統,中山一院系統龐大且復雜,項目組需要進行4家廠商的接口對接,從4月初到6月初,光是接口開發就花費了好幾個月。
為保障系統信息安全,項目組經過一個半月優化以滿足外網映射條件;在介入手術室與眼科病區進行數據驗證,經過多輪單部門系統演示及多部門系統演練以保證系統運行正常。
在系統逐步穩定運行的同時,需求也源源不斷地涌過來。中山一院對于SPD項目期望之大,要求之高,深刻體現在了各種各樣的開發需求上。
項目經理武賽表示:“醫院越大,要求越高。醫院財務、驗收、科室等幾乎每一個模塊都提出了很多新需求,比如按照他們的想法更改界面排版、搜索功能等,我們一共收到50多項需求。”原本計劃6月中旬上線,因院方的執著與嚴格一直推遲到7月底。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項目總監方朦感慨,“試點上線成功離不開項目上兄弟們的共同付出;前期做的數據驗證、演練工作,都非常有必要,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上線運營越平穩。”
夜晚繁星下,是他們堅守的身影
從5月開始,項目進入到加速模式,基本上每天、每個周末都要加班。
醫院要求每個模塊都有專門的對接人,所有風險點必須有可行的應對解決措施。因此,除了處理眾多開發需求外,院方的臨時需求也要隨時響應,隨時解決。“比如前幾天有個科室突然斷貨,需要緊急送貨,晚上11點我們找到相應負責人,抓緊時間處理。”武賽表示,當前運營服務工作已經穩步開展,服務人員很快進入這種快節奏,緊急處理問題、周末加班都毫無怨言,積極響應。
醫院手術室平時在使用中,項目組一般只能在周末或晚上才能進行盤點,入庫等。7月底完成試點科室預賦碼后,項目組正式開始試點上線。
試點上線期間,項目經理武賽、實施工程師杭誠,項目服務一部總監裴玉成,運營服務經理尹楚、袁黎田、莫浩東每天在試點科室待著,早的話10點下班,晚的時候工作到12點甚至凌晨。夜晚繁星閃爍,心導管室同樣燈火通明。
項目組加班進行試點上線
穩步推進,精彩才剛剛開始
當前試點科室順利上線并開始運營,在系統磨合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最關鍵。試點運行第一周,針對系統方面的優化及問題,項目組積極響應,得到護士長和醫工好評。
從前期規劃到成功試點上線,這一路歷程是項目團隊共同擁有的寶貴經歷,同時,實施過程也給大家帶來很多收獲。武賽說道:“團隊的凝聚力很重要,作為團隊領導者,你要了解每一個成員的性格特點、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以及工作的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當然,不單單要追求每個人的結果,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過程,因為一個過程真的能夠學習到很多。”
左起:尹楚、袁黎田、裴玉成、莫浩東、杭誠、武賽
試運營穩定后,項目將迎來全院物資分批切換階段,即分為3批次逐步推動全院其他科室上線,“計劃9月中旬完成全部成系統切換工作,10月底完成全院自動補貨切換,11月底完成三級庫建設,12月底完成手術套包等精細化實施及項目整體建設。”方朦對于接下來的規劃非常清晰明確。
“中山一項目順利試點,給項目組打了一劑強心針,證明縱然困難重重,只要心中堅定目標,終會迎來曙光。”方朦說。
回頭看看好像“輕舟已過萬重山”,但這重重群山之后,可能是更多的挑戰和困難。但我們知道,國醫人絕不害怕困難,他們整裝待發,必將披荊斬棘,得勝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