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為公司最年輕、最有活力的部門之一,建設事業部聚集著一群有追求、有想法、有干勁兒的年輕人。跟多數年輕人一樣,在入職后的工作中,他們也曾有過迷茫、彷徨,然后在堅定目標之后毅然走下去。今天,來自建設事業部工種部的杭誠,第一次袒露心扉,跟我們分享他在國醫的心路歷程。我們一起聽一聽他的故事。
故事從“技術”說起
故事開始于2021年9月,因為放不下心中對“技術”的執念,我毅然結束了教培行業的工作,加入到之前從未接觸過的 SPD 行業,在國醫開啟了我的人生新篇章。
在選擇新工作時,我對于行業比較看重,重點關注了信息網絡、新能源、醫療、人工智能這幾個行業,在投簡歷的時候會關注公司背景。當了解到國醫是做SPD的,屬于醫療和互聯網科技的方向,雖然當時對SPD沒有深入的了解,我也毅然選擇了國醫。我雖然是技術出身,但因為較長時間未從事開發工作,技術方面已經脫節很多,不過擁有一定的交流溝通能力。國醫的技術實施工程師是兼具溝通與技術的崗位,我想著既能發揮自身能力,又能慢慢撿起運維技術,比較符合我的職業追求,就這樣最終選擇了國醫。
生活中的杭誠
剛入職,我更加傾向于技術實施工程師崗位,因此計劃做一段時間實施工作,等對公司產品有了具體了解后再找機會朝此方向發展。雖說是計算機專業出身,但由于我對SPD行業缺乏了解,加上許久未從事技術工作,入職培訓后我從基礎數據實施工程師做起,以此來“撿起”對技術的感覺。
作為新人,同時又是項目第一個入場的工種,在獨立實施首個項目——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項目時我感到異常緊張。還記得進行院方數據管理流程調研時,我必須隨身帶著打印好的調研問題,才能在與院方老師溝通時心里有個“底”;與供應商溝通時,也需要提前打開組長與組內同事的聊天框,遇到不懂的問題隨時遠程求助。
好在這種緊張和生澀沒有持續很久,在同事的幫助下我快速了解了實施工作和SPD的運作流程,明白了基礎數據對于項目的重要性。帶著這份經驗,在按時交付蚌埠項目后,我接著完成了宿州市立醫院的基礎數據實施工作,也正是在宿州項目,我結識了技術實施的同事,開始著手學習技術實施相關知識,并在項目上線階段承接了現場的系統升級與運維工作。
站在選擇的路口
因為心中一直藏著對技術實施的念想,在完成宿州項目交付后,我便正式向領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在平時有意地學習相關實施技能。
在領導給予的機會下,我正式踏上了通往“小目標”的道路,先后完成了紹興區域V4項目和安醫阜陽A6項目的建設,這段時間里,自己對于公司SPD軟硬件產品有了進一步的熟悉,同時對于交付項目的建設慢慢產生興趣,逐漸有了向項目經理發展的想法。當公司組織架構發生變化,技術實施并入技術運維部后,我也在內心做了一番斗爭。
初來國醫的時候,我原本更加想做技術實施,不過工作一段時間后,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逐步有了比較清晰的規劃,想著從基礎工作做起,熟悉SPD行業與公司產品后,利用實施過程掌握的知識和對于項目管理的持續學習進行職位晉升,做項目經理。而且,長時間的工作相處,對于建設事業部的各位同事以及工作環境有了感情,不太舍得離開了。因此,最終我選擇留在建設事業部,開啟我的低值耗材工種生涯。
新道路風景尚好
帶著對基礎數據知識的了解和對系統底層架構的認知,我來到省立醫院南區進行A6系統的切換上線工作。對于A6切換,省立醫院本部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工作重難點主要集中在V3系統基礎數據的導出梳理、按照A6系統邏輯進行導入上面,包括物資檔案與hbos系統保持一致以及部門數據與oes系統的對照關系等。基礎數據的工作經驗在此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我在梳理大量數據的過程中游刃有余,同時關于A6系統底層架構與業務流程的經驗也推動了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定位與快速提報。
杭誠在省立醫院
結束省立醫院的任務后,我便無縫銜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項目的低值實施工作了。中山一院作為全國百強醫院,項目本身體量巨大,加上醫工、財務和信息科的高要求,建設工作存在較大復雜性。院方要求新系統與老系統并行提供數據,且已識別的需求全部解決后才可以進行試點科室上線,因此上線工作戰線長,項目工時消耗較大。
是困難,是考驗,也是我們成長的機遇。有了開發和運維部門同事以及領導的重點支持,實施小伙伴也卯著勁干,目前已經完成了院方對于系統上線的各項需求,上周我們正式推進呼吸一病區與心導管室系統試點切換。
杭誠在中山一項目進行試點上線工作
故事線回到現在,此刻我正在中山一項目現場,駐點在心導管室協助高值耗材工種處理收費問題,同步收集科室老師的需求。項目實施過程中或許存在諸多阻礙,面對挫折,可以彷徨、氣餒,但回過頭來,仍需自查自省、沉淀自己,豐富自身實施經驗才是一切的根本。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項目建設如此,追夢之路亦是如此。這是我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的故事,希望我們都懷著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一切,熱烈綻放,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