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覺
公司成立七年有余,但創始團隊一路走來已經有十年時間了。從早期不到10人的團隊,到現在越來越壯大的隊伍,有些人始終陪伴著、見證著公司的成長,張禮波便是最早加入團隊的人之一。
回想最初的階段,一切還只是概念和想法,一切都只存在于眾人腦中和討論的會議桌上。“最難的就是從0到1的過程,如何將概念落地是當時要討論和實現的。”張禮波說。
創業無疑是艱難的,醫用物資智慧化管理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丁總帶領著我們摸石頭過河,在省立醫院項目不斷實踐和總結。一間小辦公室,擠了十幾個人。院外一家小餐館,是大家筑夢和圓夢的見證地。艱苦的環境并沒有打消大家的熱情,反而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工作中積極奮進、互幫互助的團隊氛圍讓人感到無比的默契和踏實。“除了吃飯、睡覺、通勤,我們團隊成員相處的時間比陪伴家人的時間還長,正是這種把公司當成家的感覺,把伙伴當成家人的感覺,才讓我一直與國醫共成長。”
不忘初心,未來可期
為真正實現醫院全物資精細化管理,公司在進行耗材精細化管理的同時,也一直在探索著藥品的精細化管理。然而這塊“硬骨頭”并不好啃,藥品與耗材的不同特性注定兩者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藥品監管的規范和要求更加嚴苛,有些特殊藥品需要特殊處理。其次,藥品供應流程看似與耗材差不多,但因其“吃進肚子里”的高安全要求,物流中間環節的管控要求與耗材也存在很大差異。最后,藥品涉及分包機、發藥機等眾多智能硬件設備,很難做到軟硬件一體化管理。
“想要做好藥品精細化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但公司從未放棄,我也有幸一直在參與這件事。目前藥品精細化管理研發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接下來將加大硬件設備的研發及軟硬件一體化管理。”張禮波說。
張禮波在上海出差
“看著一個個功能優化、一個個新功能開發、一個個項目運營,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張禮波說。作為公司的老員工,看到公司發展迅猛、團隊壯大、品牌影響力擴大,不禁為公司感到自豪,也堅信公司勢必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冬春夏雨,斗轉星移,公司初創期肝膽相照、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的信念,將指引公司與所有員工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國醫科技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