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SPD項目一線傳來喜訊:安醫大一附院裝卸機器人項目迎來新進展,29個病區已實現自動裝卸機器人的穩定運行,多臺機器人已在各自負責區域“開展工作”,成為“業務小能手”。
為保障項目順利進行,項目組前期制定了詳細的進度規劃表,明確各階段的工作內容、負責人員、進度時間等,讓整個項目進程清晰明確。實施過程中,項目人員各司其職,協作配合,為項目順利推進保駕護航。項目經理跟蹤了解項目進度,協調各部分人員工作安排;硬件實施組負責機器人配送功能測試,運行情況跟蹤,功能模塊深度測試優化;運營服務組配合機器人進行多區域耗材配送上架,與院方溝通配送各事項。
機器人將耗材送往科室
據運營服務經理吳磊磊介紹,安醫大一附院科室多、樓層多、改造工程量大,實現自動裝卸機器人全面運行需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首先在住院樓六號樓部分科室進行機器人耗材配送試點運行;第二階段,通過與院方領導匯報試點運行情況,明確可進行住院樓、門診醫技樓的機器人耗材配送。目前,項目進行到第二階段,自動裝卸機器人已在五號樓14個病區 、六號樓15個病區進行同步配送,項目人員也在實時跟蹤運行情況。“目前住院樓五號樓六號樓前期溝通配合的病區已全部改造完成,機器人運行狀態良好,滿足科室保供需求。”
在接下來的第三階段中,項目組將進行多梯多路徑多車調度系統的測試優化、機器人巡線運行功能模塊的測試優化,并繼續與門診醫技部分未實現機器人耗材配送區域的護士長溝通,完善相關重點區域耗材配送方案,實現全院耗材配送。
“高新院區機器人的上線對院方信息化建設推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對于我們項目一線人員來說,機器人的全院運行減少了項目人員的體力勞動,讓我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科室滿意度上去。”吳磊磊說道。
“蓄能”中
當前,項目組與門診醫技等科室的溝通工作正積極進行中。吳磊磊表示,“由于門診醫技的路線需要以停車場的白線為基礎,所以機器人經過的路線需要重新補漆,目前具體方案已提交給醫院領導。預計下周可實現35個科室的自動裝卸機器人穩定運行。”
自動裝卸機器人作為智慧型醫用物資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其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的應用,不僅是醫療行業物流管理的重要突破,也是國醫科技機器人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又一里程碑。未來,國醫科技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讓更多醫院認識、了解、應用智慧物流模式,推進醫療器械物流現代化、智能化發展,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