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上8點,結束一天的工作后,袁學偉與同事回到中山一附近的賓館。彼時臺風正徘徊在廣東沿海,窗外下起了大雨,語音對面是呼呼的風聲。
原定于8月24日的采訪計劃,因袁學偉臨時接到出差任務,改為了線上。語音接通后,袁學偉首先問我:“吃飯了嗎?”在之后的訪談過程中,這位年輕的開發經理徐徐道來,溫和的語氣中帶著堅定。
從金融到醫療
來到國醫前,袁學偉在銀行做應用軟件開發工作,那時他便經常出差各地,維護產品的安全及保護商業機密。這是袁學偉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第一個積蓄能量、散發光熱的陣地。
銀行應用軟件涉及轉賬匯款、基金、保險、理財等,系統安全性、數據準確性要求極高,對開發者的能力要求可想而知。四年多的開發過程中,袁學偉沉浸在優化產品、提升用戶體驗感的升級打怪“游戲”里,為自己積累了扎實的前端開發經驗。
轉換賽道后,雖然都是做開發工作,但因初入新行業,袁學偉還是有些不適應。“醫療行業我也是剛接觸,對業務還不是特別熟悉,尤其是一些專業名詞,理解起來還有一些偏差?!钡D而又說:“其實這些東西就好比我們上高中學的物理名詞,聽起來很高大上,當你真正去了解它的原理,也就那回事兒?!?/span>
入職三個月,袁學偉去過浙二、省立以及目前所在的中山一項目。當前中山一項目進入系統切換階段,公司分派前端與后端各一人前往項目現場駐點支持。面對中山一項目龐大的系統,有著堅實開發經驗的袁學偉毫不犯怵。
袁學偉(左一)在中山一項目現場
“SPD系統和銀行系統的受眾是不一樣的,銀行APP面向普通老百姓,而SPD系統主要面對醫院老師和供應商。”袁學偉說,兩種系統的開發各有側重點,也各有各的挑戰。
盡管接觸SPD不久,袁學偉早已在每一天的開發工作、每一次的項目支持中站穩了自己的腳步。
一個BUG,一頓午飯
“可能我跟公司也有點緣分?!眮韲t面試時,褚總提出一個許久未解決的系統BUG,問他能否解決。袁學偉研究了一兩個小時,就把問題解決了。
“當時我也不知道,也不太了解這個人,心里就疑惑,我說這是什么?這難道是掛一個招人的幌子來幫他們解決問題?”袁學偉心里犯嘀咕,但轉念一想,反正這個問題在自己看來是個很小的問題,就當是個舉手之勞。
碰巧下午在產業園還有另一場面試,袁學偉便跟著褚總在食堂吃了頓午飯,順便感受一下國醫的氛圍,難得在IT行業遇到提供一日三餐的公司,加上近年來SPD的行業熱潮,袁學偉便因為“一個BUG,一頓午飯”的“機緣巧合”留在了國醫。
“年輕”時的袁學偉
起初,前端開發團隊只有四五個人,開發工作壓力較大。
人員不夠,時間來湊,袁學偉通過頻繁的加班來完成更多的工作,從未抱怨過,反而十分愿意承擔更多責任。在他看來,這是一種集體的責任感,是為自己和公司帶來價值的機會,“如果只是簡單地完成需求而不花心思,未來在職業規劃上,包括學習成長道路上可能很難有大的提升?!?/span>
Java開發二部經理王海龍評價他:“雖然年輕,但很有態度,坐得住凳子,肯花時間和精力打磨產品、開發需求。”
現在,前端開發部擴展到八人的團隊,袁學偉也一直在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守好前端開發的崗哨。
認定方向便堅定向前
“我喜歡和組內的同事們聊天討論,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技術上。”袁學偉說,自己跟人熟了之后,會讓人覺得有些直率,但他還是愿意“卸下防備”說心里話。
前段時間,部門內一位員工因自身原因提出離職,袁學偉做了很多勸導工作,但最終未能挽留。離開前,他向袁學偉發了一段話表達自己的感謝。
對于自己,袁學偉有著清晰明確的職業規劃和方向。“每次面試,HR都會問:‘你想做什么呢?’而我每次給他們的回答都是同樣的:‘做技術’。”袁學偉坦言,對于他這樣一個理工男來說,鉆研技術是一種純粹的、沒有許多彎彎繞繞的事情,只需要花時間去琢磨、去研究。
對于團隊成員,袁學偉也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指引教導。他常常勸誡成員多花時間提升自身技能,趁著年輕追求技術上的積累和成長。“就跟我們升級打怪一樣,經驗不足,永遠過不了那一關?!?/span>
工作中、生活中,袁學偉始終踐行著積極向上、追求進步的理念,他建議妻子多看書學習,考取證書,自己也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結束采訪后,袁學偉接著要參加線上會議,討論第二天的系統測試問題。這種馬不停蹄的日程讓他感到充實,工作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技術經驗積累,為他的專業技能提升提供了能量。
當前袁學偉仍在中山一項目現場駐守,用自己的專業技能保障著這個重要項目的上線。風雨過后,將現彩虹,前進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在積蓄力量。我們相信,這位勤于鉆研、追求卓越的前端開發經理,將與國醫一起,在未來見證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