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國醫大家庭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始終堅守著初心,不斷砥礪前行。他們是公司核心價值觀的最佳詮釋,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發光發熱,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為了讓優秀國醫團隊和國醫人的精神得到傳承,我們特別推出“國醫力量”專欄,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故事,以他們為榜樣,共同進步。
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手術室里,每天都有無數忙碌的身影,而其中一位穿著藍色工作服、時常穿梭在庫房和科室之間的身影尤為引人注目——她就是李松,一位從醫院護理崗位成功轉型到手術室耗材管理,始終在醫療行業發光發熱的優秀女性。
加入國醫之前,李松曾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因此對于醫用耗材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在SPD模式下,耗材管理由專業人員負責,醫護團隊得以釋放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專業醫療工作。手術室日常節奏快、任務繁重、精力消耗巨大,我們的存在,正是為了分擔這份重擔。”李松如是說。
安醫高新院區手術室有32個術間,平均每天有一百多臺手術,而耗材的及時供應是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李松帶領的運營服務團隊,不僅要負責耗材的庫存補充、套包加工、配送、收費及退庫等一系列工作,還要穿插解決科室老師提出的問題,協助技術運維同事處理系統問題。作為手術室運營服務團隊的領導者,李松不僅要處理各種日常事務,更要肩負起團隊管理的責任。李松以急性子著稱,面對問題總是迅速行動,不喜拖拉。然而,她逐漸認識到,凡事親力親為并非長久之計,她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團隊成員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團隊的責任意識和崗位勝任力。目前手術室運營服務團隊共有7人,經過幾年的成長和磨合,大家養成了主動承擔、自主解決的習慣,團隊戰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生活中的李松
2023年3月起,安醫大一附院項目各院區陸續實現了手術室全面接管,管理模式開創了全國先例。這一模式的升級,也給手術室運營服務團隊帶來了新的挑戰。術式套包上線后,服務人員在關注耗材實際庫存的同時,還需經常核對系統庫存,防止庫存不足導致系統無法加工套包,從而影響領用和收費。面對耗材集采后的庫存和供應問題,李松團隊沒有退縮和抱怨,而是積極與院方、供應商溝通,尋求解決方案。她加強了對耗材庫存的監管,保持與科室老師間的信息互通,幫助他們合理安排手術排期,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
為了更好地保障耗材供應,李松與團隊不斷優化耗材管理流程,更新術式套包。她與科室老師深入溝通,確認每種套包所需的耗材種類,去除不常用耗材,提升加工效率,減少退庫次數。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李松對于不同手術所需的耗材已熟稔于心。
在手術室耗材管理工作中,李松以她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專業技能、卓越的管理能力,展現了一位運營服務專業人員的風采。從她的身上,我們得以窺見國醫科技為醫院解決物資管理難題、減輕醫護人員負擔的初衷和決心。作為一名國醫人,無論在何崗位,都要時刻謹記“服務中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使命,并將這句話融入到工作的每一個場景中。
在國醫科技的旗幟下,我們每位國醫人都是這場醫療革新的參與者與見證者。讓我們的行動成為推動醫療行業進步的力量,讓我們的精神成為激勵同行的燈塔。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征途上,讓我們以李松的故事為靈感,點燃心中的火焰,照亮前行的道路,勇敢地追逐夢想,堅定地實現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