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當我以一名服務人員入職公司后,最先接觸的就是下送崗位,負責中國科大附一院南區約20個病區的日常推送工作。在這三個月的工作里,接觸到不同的科室和不同的醫護人員,她們有的對于科室推送的同事比較客氣,長謝短謝,有的只顧得上忙于手頭工作。確實,SPD在醫院進行醫療物資精細化管理,物流最末端就是將耗材送到科室庫房,但是平凡的工作中,其實透著很多不一樣的味道。記得有一次,內分泌病區下班后打電話過來,說缺血糖試紙沒辦法給病人測血糖了,這個時候我也是二話沒說,折回庫房出庫并給科室配送到位。這是一件小事,它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很習以為常,平常到,在我們每個項目上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事。但是對于我而言,通過這件事證明了我們這份工作、這個崗位是被人需要的,這份工作平凡而偉大,這是當時的我內心真實寫照。
9月,我迎來了第一次出差之旅,到太和縣人民院協助進行運營服務管理工作。項目之初,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而我對自己的能力也信心不足。設備科主任找到我,直接問我兩句話:是不是經驗豐富的人員?是不是能干得長久?“沒問題,今后就交給我!”當時的我硬下頭皮表態,事后我心里直打鼓,不知自己當時哪里來的底氣,就這樣帶著義無反顧的勁頭,開始一展拳腳。
跑科室、跟采購、做驗收、推送耗材,這就是運營服務的日常性工作。我每天都會隨身帶一個小本子,記錄科室需要協助處理的問題以及主任交代的重點工作,常常在下班時記錄了滿滿3-4頁紙。當時的我初出茅廬,很多不懂的問題都會私下“偷偷”請教以前的主管曹剛,他幫助我在運營工作的“雞毛蒜皮”里樹立了極大信心,我要讓項目上的小伙伴知道,只要有我在,再困難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時間來到了國慶節,太和項目要做第一次國慶備貨。有些重點科室往往一備貨就是幾十箱,裝滿3-4輛推送車,項目上大多是女同事,任勞任怨從來也沒叫苦叫累,我對她們很是佩服。節后,我帶著大家對中心庫進行全面整頓,每天都是裝貨架、拆貨架,拆了又裝,同時優化加工車和辦公區域整理和擺放。備貨方面,既要滿足日常科室保供,又不能采購過多的物資,所以經常一到下班就開始整理整件庫。那個時候整件庫是真的小,而醫院要求又比較高,所以整理起來比較費功夫,往往需要把很多整箱貨搬出去,規劃好位置再搬進來,那叫一個累啊。我們有個小伙子干累了,歇息的功夫跟我說“主管,這可比搬磚累多了,什么時候才能不用整理整件庫啊?”我不知道搬磚累不累,但在當時確實給大家伙折騰的不輕。慶幸的是,大家都熬過來了,沒有一個人提離職,這也更加堅定了我想把這個項目帶好的初衷。
之后,所有的工作慢慢變的有條理,很多科室也對整個服務團隊給予了肯定。我也會經常去拜訪一些稍難溝通的科室,我稱它們為我的“VIP”科室,常常去咨詢護士長的意見和建議,有些科室恨不得一天跑幾趟。對于運營服務工作來說,服務質量永遠是重中之重。這是一名資深服務人員有感而發的心里話。
這個崗位太平凡了,平凡到可能被人忽視,但項目的正常運轉,少不了運營服務人員日復一日的付出。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作為公司第一個傾力建設的項目“浙一”也面臨著疫情的威脅。正月初三,我作為外派人員到浙一支援,配合疫情下的物資保障工作。那時候的疫情是真的恐怖,配送物資到科室后離感染病區只有一小段走廊和一道門。有時候會在心里臆想,如果自己感染會是什么樣,所以在努力完成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個人防護。相比工作的辛苦,下班后吃飯也成了問題,大街小巷門店緊鎖,罕有人跡,一個半月的時間,基本上靠著泡面和速凍水餃熬過去。
那時候,我們實施的進度暫停了,規劃的方案擱淺了,但是運營服務不能停。這一點,在過去的2022年,在新疆、石家莊、江濱醫院等很多項目中,我們服務團隊用行動闡釋了這一點,有過類似經歷的我,感同身受。
在我接手運營工作期間,從實際工作角度為臨床提供便利,將項目口碑從“人人喊打”轉變為“為醫院排憂解難”。在此期間,還承接了陜西某部隊醫院和解放軍第901醫院的參觀接待工作,同時完成了空軍各檢查組和部隊各項審計檢查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021年中旬,公司開始實施標準化項目建設運營,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實施的第一站。6月,我到達湖北宜昌,崗位從服務經調整為實施工種,項目實施和運營工作并行開展。
8月初,團隊進行了一次性低值耗材切換上線工作,暴露出很多問題,如服務人員缺乏經驗、系統功能需要優化、耗材出庫任務重而現場無法滿足等,送貨不及時、送錯貨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當時的情況下,我作為服務團隊負責人當仁不讓,白天優化各個流程節點,下班進行人員培訓和盤點,晚上核對賬物。在最困難的時候,是宜昌項目現場的小伙伴們在各個環節支撐著我的工作,就這樣堅持了2個月時間,運營工作步入了正軌,我開始著手進行運營質量的提升。為了增加團隊凝聚力,我想著法子進行團建工作,同時完成了運營團隊的定崗定編工作,提高了綜合收入水平,讓大家更加認真地投入到各自崗位中。
在低值耗材穩定運營后,10月份著手協助備貨類高值耗材和手術室上線工作,12月,項目全面上線并穩定運行。
當時,憑借著多個項目的運營管理經驗,我參加了合肥供應鏈總監競聘,成為運營五部服務總監,分管宜昌項目、西電項目和即將中標的四川省人民醫院項目。我知道,這對我而言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2022年2月,我積極響應丁總“實施服務一體化”戰略部署,自告奮勇來到項目建設事業部擔任服務一部運營總監。在這一年里,先后管理和支援了東莞水鄉項目、廣市一項目、溫附二項目、901項目和蘇北項目。
蘇北項目作為2022年公司新建項目中體量最大的醫院,建設運營工作面臨很大挑戰。作為該項目運營總監,我在8月底進駐項目,主要負責上線前準備工作、協助全面切換上線、切換后的運營管理和指導工作,項目建設和服務開始一體化推進。蘇北項目醫院要求較高,我們絲毫不敢懈怠。
9月初,我帶著現場服務人員組織培訓、安裝貨架、規劃庫位、制定搬庫方案、盤點方案。院方對此次切換上線工作比較重視,先后組織了3次會議,最終敲定在中秋節最后一個節假日進行盤點切換。
中秋節來臨,壓力撲面而來。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準備,項目組成員約定留一天過節時間,然后即刻返回項目。盤點工作如期開展,卻沒有規劃中那么順利:品種多而雜亂,耗材情況不熟悉,數據整合也存在一定差異,導致此次盤點數據未能在第一時間跟院方確認入庫。
此次此刻,可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工作日一開始,手術室和麻醉科兩個重點科室共計約10個病區就開始領用物資,其它病區也是小規模的領用不停。從事運營服務多年的我知道,這個時候不發貨是不可能的,怎么樣才能慌而不亂,是我第一時間考慮的問題。因此,我在白天維持基本運營工作和已入庫物資加工拆包,晚上便開始核對賬物、處理借條,總感覺時間不夠用。
我還記得,那半個月基本上沒有早于0點前下班的,前期還熬了幾個通宵,好在有李五妹李姐在現場支持著項目工作,看著她比我們更累,熬的時間更長,我又怎么好意思喊辛苦呢。
國慶節備貨又是一大挑戰。蘇北幾個重點科室用耗量極大,兩個ICU病區就備了十幾車物資,光送貨都送了好幾個小時,另外還有其它70多個病區和幾十個門診醫技需要備貨。越是在這個困難的時候,越是考驗服務團隊。當時我雖然心疼大家辛苦,但我知道,這項工作如論無何要完成。最終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雖然很辛苦,但是服務團隊完成了這一挑戰,他們真的很棒,也是最可愛的人。
蘇北項目很難,也許公司很多同事都有類似的感受。人家常說,習慣成自然,后面我確實也習慣了,只要是能保供,有問題處理問題吧,天塌不下來,我開始把重點放在庫內模塊了。日清工作的檢查、各類臺賬的整理、上墻制度的張貼、作業區域的優化等等。當然了,還有日常異常問題處理和事務性工作的解決,所以越來越忙,對接的科室和供應商也是越來越多。麻醉科的上線駐點,ICU病區的應急配送,采購到貨跟進、醫工報表的數據收集整理等,我給自己定位成項目服務經理。對于蘇北項目運營工作而言,這沒什么不好,但是從項目管理角度來說,我做的不稱職,因為我實在沒有精力去指點江山,繁雜錯亂的工作已經將我淹沒。對于分管的其它項目也疏于了解和溝通,不了解就無法提要求,所以我在寫年終總結時,回想過往才發現,沒有做出什么成績,我深刻反省。
日子一天天在忙碌中過去了,在全國疫情放開后,蘇北醫院作為年耗材體量約8個億的項目首當其沖的面臨運營服務的壓力,項目上服務人員一個接一個的“陽了”之后,日常科室供應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內,我頂著小伙伴一個接一個的離崗休息的壓力,帶著剩下的小伙伴經受注了這個考驗,不僅能及時準確的將物資推送到需要的科室,更承接了全院防疫物資管理工作。而蘇北這個項目團隊也是在疫情緩和后,得到了院方醫工領導的高度贊揚和認可,我也釋然了,還有什么比這樣的回報來的更暖心呢,我在想,服務運營工作的魅力可能就在此吧。
裴玉成在蘇北項目現場
2023年,希望有更多的服務人員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