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約了兩天,才最終跟劉濤確認好采訪時間。那天下午,我坐在會議室等他,劉濤端著電腦,微笑著邊打招呼邊走進來。我拉開身邊的座椅,示意他坐在旁邊,劉濤坐下,放下電腦,在通篇是代碼的系統后臺,噼里啪啦敲了幾段代碼,我們的對話在某種儀式感中正式開始。
說起劉濤,就不得不提A6。作為國醫科技獨立自主研發的最新軟件產品,A6系統已經在多個醫院項目上應用,對于此,作為早期開發團隊成員之一的劉濤有一定發言權。
“A6系統是在2020年正式研發設計,我剛入職就參與到系統的開發工作中,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劉濤回憶說,SPD系統是為了醫院需求而存在的。“一些基礎的功能模塊比如物資庫存、財務流程、物資數據等功能都具備了,能滿足醫院基本的SPD管理需求,就可以上線了。”2021年10月,經過一年的研發,A6系統在省立醫院感染病院正式上線。
產品上線后還有一段漫長的優化之路要走,劉濤坦言,產品一定程度上依附業務而存在,A6在當初設計的時候考慮得不是那么周全,沒有顧及到突發狀況和個性化需求,導致產品比較復雜。“現在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醫院之后,尤其是一些大項目,提出來的各種需求要在原來基礎上調整,非常花時間。”
行至2023年,國醫科技已經為200多家醫療機構進行SPD服務,包含7家百強醫院,隨著不斷地更新優化,目前A6在功能上更完善,細節上也更豐富。“大醫院領導老師提出的需求,也在促進A6系統更加完善,是一個互相成就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
大學進入計算機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程序開發工作,劉濤的職業生涯被代碼占滿。
這個行業無時無刻不在更新迭代,既讓人興奮,又因永無止境帶給人一種無力感。劉濤感嘆,開發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規則層出不窮,版本不斷迭代,確實是需要不間斷學習,不然真的跟不上。“剛畢業時流行的框架早就淘汰了,如果不持續學習新的框架新的規則,工作都不好找,這是最現實的問題。”
“開發是一個講究團隊溝通配合的工作,這對于效率和成果至關重要。”劉濤在采訪的一個多小時里接了三通電話,快速理解需求后在系統后臺熟練地敲下一行行代碼。進入公司之后,劉濤的微信好友從200多人增加到600多人,有公司同事,也有很多項目上的客戶。
“開發的工作其實很枯燥。”劉濤說,一行行代碼,似乎永無止境,“做好開發工作,天賦和熱愛同樣重要,經驗的積累也不可或缺。”
在他看來,對于開發工作而言,“效率”和“質量”似乎是兩個矛盾體,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出一定取舍。對于當下的國醫科技而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力滿足客戶需求,所要的東西盡快做出來,然后保證系統穩定、順暢。”
“可能一下子上百個需求全來了,壓力真挺大的,只能按照優先級進行排序,排好后有的需求還是太靠后,怎么辦呢,只能增加人力和時間,加班去干。”劉濤說,有段時間多個項目的需求撲面而來,每天電話都要接幾十通,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手頭上的需求只能加班來趕。
“壓力”對于職場人士來說并不陌生,開發人員也不例外。來國醫以前,劉濤負責的業務以政府端的程序開發工作為主,與當前工作的最大區別就是“時間”問題,也是目前工作最大的壓力源。他也理解,這種情況是公司轉型“做大做強”道路上的必然“陣痛”。
七八年的開發工作生涯,為劉濤帶來了技術上的精進,也為他積累豐富的開發經驗。今年5月,公司架構調整,劉濤被任命為系統研發中心-Java開發三部經理,從單純的開發工作升級到部門管理工作。
“管理的壓力還是有的。技術上大家相差不大,我之所以能成為研發經理,可能贏在對業務更熟悉。”劉濤多次強調開發的邏輯問題,開發新人對業務邏輯缺乏了解,能想到的就是把當前需求做出來,往往會忽略對其他功能產生的影響,“這些都是需要經驗的。”劉濤表示,身為部門負責人,開發工作還是主要職責,此外要向部門同事提供指導和幫助,按照匹配度分配需求工作。“大家都在一個辦公室里面,有任何問題會直接交流,有疑問也直接問,溝通比較順暢。”
著眼當下,在處理茫茫的需求時,劉濤也在同步思考“開發質量”問題,“我們有一些規范化的東西沒有做到位,質量做的沒有那么高,不過目前也在制定一套標準化流程,引入審核優化機制保證開發質量。”
劉濤身上有千千萬萬開發人員的特質:靦腆、認真、簡單、執著,也閃爍著自己獨有的光芒:睿智、負責、有擔當。關于未來,28歲的劉濤暫時不想考慮太多,做好當下的工作,迎接新階段的家庭生活,繼續陪伴A6在功能升級迭代中迎來更加成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