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與項目關系緊密的人,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實施人員,想到他們在項目建設中的種種突破、付出、收獲……但其實,與項目長期朝夕相處的,還有它背后默默無聞的運營服務團隊。
一個項目從實施階段開始,就已經在逐步組建它的運營服務團隊了。每個項目推進的同時,一支支專業、高效、默契的隊伍也隨之成長起來。項目交付中心服務三部總監王偉,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成長起來的一位好領導,他與團隊一起,在運營服務崗位書寫著自己安靜而厚重的故事。
2018年6月,王偉入職國醫科技,成為省立醫院本部的手術室主管,負責項目上線和服務工作。幾個月后,他轉到省立南區繼續從事此項工作,當時的團隊只有他一人。
2021年,王偉離開省立醫院,成為一名服務經理。“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聊城市人民醫院項目,因為我之前主要負責手術室模塊,聊城項目可以說是我生平第一次獨當一面,負責整個單體醫院的服務項目。”
后來,隨著負責的項目越來越多,管理的團隊規模越來越大,王偉已經能夠承擔更多的責任,迎接更大的挑戰。“18年入職時,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手術室主管,伴隨著日常的學習,領導的指導和同事的幫助,我的個人能力、管理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其實最大的感受還是國醫這個平臺為我提供了成長的機會。”
王偉向服務人員講解操作步驟
服務部副總監胡忠飛評價王偉是個“能上能下”的人:既能夠深入團隊內部,在人手不足時帶領團隊做基層工作,也能在運營服務經理離職時擔起部門管理工作,同時,能夠守好服務總監的本職——穿梭于一個個項目之間,培養起一支支運營服務團隊。
“我覺得不論處于什么崗位,在項目上一定要務實,能沉得下來。”王偉說,項目上線階段,工作量通常都很大,面對工作的壓力,團隊需要有一個人帶領著大家往前沖,這種時刻,王偉更要以身作則,成為主心骨和領頭人。
今年,王偉接手溫附一項目,這是他成為服務總監以來負責的最大的項目。作為體量大、要求高的全國頭部百強醫院,溫附一項目的實施難度不必多說。龐大的耗材體量、眾多個性化需求,讓服務工作同樣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手術室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服務人員要跟隨其運行節奏排班倒班。加上庫房位置分散,服務人員需要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輾轉于各個庫房之間配貨。此外,醫院的耗材全部采用定制化智能硬件管理,這無疑也增加了管理難度和工作量。南白象院區現場服務人員目前已有48人,隨著項目建設進程,團隊培養刻不容緩。“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服務態度都沒問題,個別人員對系統操作、問題處理還不太熟練,但我們每天都在培訓和提升。”庫房、手術室在他們的管理下,運行更加規范和高效,得到醫院領導的認可。
王偉(右)在溫附一項目
“當看到一個項目的服務團隊成熟的時候,也就是到我撤場的時候,是最有成就感、也是最傷感的時刻,每一段過程,都是一種收獲。”王偉說。
內心堅定的人不懼歲月漫長。我們不會經常生活在閃耀的聚光燈下,也不會天天收獲夸獎和掌聲,但是,我們大部分人和王偉一樣,都在自己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保持自己的初心,走好腳下的每一步,沿途的風景是豐富多彩的,它們包羅萬象,形形色色。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絢爛的花朵盛開在路邊,給我們帶來歡愉和喜悅。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險峻的山嶺和崎嶇的道路,讓我們感到挑戰和心力交瘁。有時候,我們會穿過一片平坦的原野,讓我們感受到安寧和寧靜。不論遇到什么樣的風景,我們都應該懂得欣賞和感激,因為正是這些風景,構成了我們人生的豐富多彩。